秋令三个月,始于农历立秋,止于立冬前一日,包括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六个季节。金秋气爽,气候宜人,是钓鱼人的又一佳季。此时鱼肥,成群游弋,食欲大增,虽然如此,随着节气的变化,活动规律随之变化,只有充分认识每个节气的不同特点,钓之有方,才能真正做到鱼儿满篓。

立秋、处暑与钓鲫  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从这一天开始,天高气爽,月明风清,气温由热逐渐下降,处暑,是暑气结束的时节,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的意思,顾名思义、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,暑气逐渐消退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,幅员广大,在立秋、处暑之后,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,故素有“秋老虎”的说法。谚语云:“处暑十八盆,谓沐浴十八日也”。意思是说炎热的天气还要持续大约十八天。

在立秋、处暑这段时间,暑气尚未全消,水温仍然很高,尤其是中午前后,甚至不亚于盛夏,所以在时间上仍要选择钓早晚,在空间的选择上要钓深、钓荫。因为早晨气压低,一夜之间水中停止了光合作用,深水区的含氧量明显减少,鱼儿及动物性饵料都趋向岸边浅水区。傍晚前,水的中上层含氧量上升,光线减弱、胆小、畏光的鱼儿便游至岸边浅水区觅食。故早晚容易钓到鱼。由于鱼儿的趋温性,当温度时它们大多躲在深水区和有树荫、坡荫、水草旁“乘凉”、戏水、觅食、集聚栖息。一方面因为深水区吸收太阳的能量少,水温低,适宜鱼儿生活;另一方面在树荫底下、苇草、荷叶的荫凉处不但温度适宜,而且饵料相对丰富。故宜选在深水区、树荫下等荫凉处垂钓。就垂钓水域的水色而言,也应该选择黑荫荫的水色下钩。故钓谚云:“春钓浅,夏钓深,秋钓池水黑荫荫”。

白露、秋分与钓鲫    俗话说说,春风秋风昼夜对半分,自白露这天起,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,白天空气中蒸发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植物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,可见白露实际是气候日渐趋凉的开始。《春秋繁录》中记载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,确切地说,北半球的秋分是从秋分开始的。这时候,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鱼类也进入继春天之后。第二个旺食季节,因为这段时间气温、水温适宜,鱼儿觅食活跃。是钓鱼的最好的时段迪段时间中,几乎全日可钓,鱼儿喜欢到岸边水域稍深的乱石周围和深水水草的缝隙、边缘处觅食。因为这里水生生物繁衍和聚集的虫虾是鱼儿的美味佳肴,自然会招来许多鱼儿,在这儿下钓必有收获。故钓谚说:“钓脏不钓光”,“钓鱼不钓草,多半是白跑“。在水中溶氧高的地方,如静水域的入口、增氧机处,都是鱼儿喜欢觅食的好地方。另外,微风细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气增多,下雨时雨水也把较多的氧分子带入水中,故有“风中雨后,钓鱼丰收”之说。如在养鱼塘垂钓,鱼儿喜欢在经常投放饮料的地方活动,这里是鱼儿聚集、觅食的场所。在这儿打窝,由于饵料丰富以及鱼儿本身的觅食惯性,很快就会前来进餐,若底钓,便能频频上钩。

寒露、霜降与钓鲫   寒露,正是“已凉天气未寒时”,此时,露寒而冷,将欲凝结,故名寒露。由于寒露的到来,气候由热转寒,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落,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的天气凝结而成的,所以,霜降不是降霜,而是表示天气的寒冷,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记载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”。由此可见寒露,霜降是热与冷交替的两个节气。

俗话说,“霜前与霜后,钓鱼有奔头”。在寒露,霜降这段时间,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,由于冬天的临近,开始大量的摄食,为过冬而作能量储备。钓鲫的上钩率是比较高的,而且钓上来的的个体都比较大。在这一段时间,气温和水温也开始逐渐的下降,也开始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而改变它们的游层开始向水的深处转移,此时深水处的水温要比水的上层水温高,所以在选择钓点时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到。另外在选择钓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情况:进出水口,水中的木桩边,水草边,乱石边,水底的凹坑,沟坎等,这些地点都是出入,觅食的地方,选择在这些地点垂钓就会有收获。这段时间垂钓的天气也是至关重要的,比如天气晴朗,气温回升的时候,岸边的浮游生物,饵料充足,这是就会到岸边较浅的地方摄食,在刮风的天气,就应该在风的下风口迎风垂钓,这是因为刮风起的浪会把水中的饵料冲到下风口的岸边,而且这里的溶氧量也比较高的缘故。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