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窝的方法,不外乎“抛”、“包”、“吊”三字。“抛”是用手直接扔,有时不想麻烦,我也用手抛窝,不过我是一团饵料分好几团抛,每份只有鸽子蛋大小。一是防止抛偏,二是防止饵团入水声音太大。“包”,是直接在钩上包上诱饵,轻轻抛钩饵入水,饵料到水底后再抖掉。“吊”,是用器械打窝的办法,装饵的小器械挂在钩子上,慢慢吊到钓点,提翻器械、诱饵入水。这种东西太重,除了长竿短线钓法和打米窝,别的钓法我从来不用这个打窝。

打窝时,还须遵循以下规律。

1、选鱼爱吃、爱闻的诱饵打窝

  诱饵是用来诱鱼的。如果不知道鱼爱吃什么,不想想都是什么鱼在吃诱饵,对鱼的密度和摄食量没有一个大致的判断,这样撒窝是盲目、事倍功半的。

2、颗粒粗诱鱼慢,但留鱼久;颗粒小诱鱼快但留鱼慢

  商品饵中,粮食类成份往往会加工成粗颗粒,这些颗粒在水中化得很快,诱鱼速度并不慢。台钓时,持续的抛竿有稳定的诱鱼效果,我们在垂钓中并不要求最初打窝时留下的诱饵有多么长的留鱼时间。休闲钓中,使用整粒的粮食类诱饵虽然留鱼时间很持久时,但诱鱼速度很慢,让人无法忍受,所以需要提前泡一泡,使之产生带有强烈自然酒味的成份。像小米这种颗粒很细的颗粒,可以直接掺进台钓搓饵或拉饵里。

3、对相当一部分淡水鱼来说,诱饵的味道越淡诱的鱼越大,味道越浓诱鱼越小、越容易招惹鲢鳙。

  鱼是贪吃的,据说它对味道的感觉非常灵敏,比狗还要高若干倍。我们不关心这些具体的数值,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,味道自然的粮食类是大鱼的至爱。因此,我们在配制诱饵时,一定要把握使用的量。正如我们过去吃糖精时,低浓度是甜的,高浓度是令人十分不快的苦味。自然水域的水非常多,过大的味道能诱来远方的鱼,又有可能拒鱼于钓点和窝子之外。

4、诱鱼速度,和物质的溶解度有直接关系

  像酒精之类的水溶性诱食鱼物质,它们在水中的扩散性(穿透力)非常强,诱鱼很快。而一些溶解度低的油性物质,比如油性香料、羊油,因其在水中的溶解的速度很慢,因而诱鱼也慢,但“留鱼持久”也是其可取的优势。

5、还是要选好窝子

  虽然说鱼是势利的,有奶便是娘、有吃的就会去,但也不是顾吃不顾打的动物。在生存的禁区,再多的窝食也无法调动它。

6、根据鱼的采食量打窝

  鱼的采食量是随气温变化很大,气温适度时食量大,气温过高过低时食量小。气温太低时要用味道重而量少的诱饵,气温正常时,特别是小杂鱼很多的水域,要加大诱饵的量。有些诱饵还可以改变鱼的采食量,比如喂鱼饲料中常用的大蒜素、中药材中的芳香开胃药物,常用于诱饵中以提高鱼的摄食量和摄食强度。

7、根据钓场环境打窝

  鱼情不同,同样的饵料诱来的鱼不同。比如在自然水域用味道很大的酒米诱鱼,大鲤鱼、大草鱼进窝的可能性就不大,最先被诱到窝子里的必然是小杂鱼,其次是鲫鱼,最后才可能是鲤、草一类的较大的鱼。但是如果水域里有不少黑鱼(乌鳢)、大翘嘴鲌等,最先被诱到窝里的还是小杂鱼,第二进窝的却是黑鱼(乌鳢)、大翘嘴鲌等专食小鱼的淡水凶猛性鱼。

  撒窝时还要考虑气温、鱼的密度、鱼的种类,根据这些选择诱饵的数量和浓度。比如小杂鱼的地方钓大鱼,要多打窝;气温很低时要打重味窝,用量要少。

8、利用鱼的听觉器官打窝

  鱼能敏感地感觉到声音,利用这一特性,我们的台钓爱好者们往往会采用连接抛竿的方法,在大量、持续投下货真价实的诱饵时,也同时使鱼形成了一种“有声音就有食物”的联想或条件反射。相反,我们用重磅炸弹一样的声音投食,也有可能把鱼儿吓走。

9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食物特点打窝

  冬钓要用腥饵,鲤鱼爱玉米,鲫鱼爱吃蚕豆的味道,这些是味道上的。在状态上的区别也不容忽视:比如传统钓手不善于钓鲢鳙,有些地方不让钓鲢鳙,如果用粉状的饵料打窝,就极有可能把它们诱到钓点,别的鱼进窝的可能性就要降低了。平时诱鱼的粮食类都是粉状成份,为了不诱鲢鳙,我们在用粉状饵打窝时可以把它和得紧密一些,以减少它们在水体中上层的雾化。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