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期提到,若从科学角度来审视丹锥浮标的外观、结构、材料、涂装等项目,它应该呈现以下面貌:

  外观是上端小、下端大的泪滴型,以消除被鱼隻拉动下潜时所產生的涡流阻力,并提高乘流性与敏感度。

  结构重点在预埋配重位置应适度提高,以取得合理的摇晃效果,同时达到容易打斜的目的。

  材质应考虑整体比重需要,採上方為梧桐木、下方為黑檀木的搭配方式,以便与预埋配重互相搭配,获致恰当残存浮力,且提高浮标下段的耐撞性。涂装则应考虑识别需要,施以萤光橙色至萤光黄色渐层变化的喷涂方式,并向下延长著色范围,以方便使用者掌握鱼讯。為了叙述方便,我给这种丹锥取了个名字叫做「KO」,也就是拳击赛中「Knock Out」(击倒)的缩写,搞不好改天会将它商品化上市。有位读者看完前文后提出一个问题:浮标上端没有画对应B数的参考线,会使人难以调校残存浮力,也难以掌握鱼讯。这应该是许多先玩池钓后学磯钓者的共同误会,以為那些线条也跟池钓浮标 TOP 尾上那一节一节色带的作用相同。其实就算我没在一年多前说明过,等你玩了一阵子之后,也会自然瞭解那根本不是什麼参考线;一般丹锥上方色彩鲜明部分,与下方深暗色泽部分,所用的漆料材质并不相同,涂的厚度、次数、先后次序也都不一样,所以需要那样一、两条线来收边和修饰,与浮标本身负载B数、残存浮力没有关係!(当然在极少数日製丹锥上,还是明白标出了对应B数的参考线,只不过……仅供参考啦!)

  丹锥选用原则

  既然那些线条跟负载B数、残存浮力没有关係,有没有它当然也就无关紧要了,可是有些人还会有另一个疑问:没有参考依据,要如何判断鱼讯?

  放心,海裡的鱼跟池塘裡的鱼是不同的,池鱼生活在几乎不会流动、没有波浪的环境裡,吃的是容易化散的粉质(或细颗粒)食物,又经常受到惊扰、伤害(意思是常常被鉤子刺到、被拉上水面再放回去),容易养成极端龟毛的食性,所以必须靠纤细的止水型浮标来放大咬饵动态;反观海鱼却是活跃在风浪与潮水之中者,吃的东西若非在流水中稍纵即逝,就是活生生、会挣扎、会逃跑的生物,这使牠的就饵动作相对来说显得十分阿沙力,因此使用粗粗短短的丹锥即已足够捕捉鱼讯矣。

  至於如何捕捉丹锥所呈现出来的鱼讯?这问题可就大些了(不过也还不必像小日本那样小题大作),我们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最浅显的选用原则讲起(註:暂时不把水中浮标加入讨论)。

  一、不要动不动就拿恐龙蛋出来吓人,也不可「一路走来,始终如一」,到哪裡都用同一颗丹锥;在一般磯钓场合裡,请儘量使用当时所能操作最小(体积小、载重量低)的丹锥。

  二、通常标点越是靠近钓座(亦即越趋近所谓的「磯际」)、钓棚越浅、风势越小、水流越缓、流况越单纯(没有双层流、三层流等问题)、鱼咬饵越是龟毛的情况下,就要用越轻、越小的浮标(例如 0、F、B、2B 等编号者)。

  三、当在稍微有一点距离,但还不需要远投或放流的「近场」标点下竿,或者碰到浪较大的情况时,可考虑选用体积、载重量稍大的製品(例如 3B 至 5B 者),不必多加咬铅,以藉其较大的残存浮力来克服波浪影响,免得產生太多假鱼讯。(如此固然会牺牲一部份敏感度,但為了强调目视条件,也就不得不如此了,所幸浪大时鱼隻觅食通常也不会太龟毛。)

  四、如果垂钓磯际或近场,但碰到风很大、一直干扰操竿控线且会吹歪浮标的情况呢?此时同样可选用载重 3B 至 5B 者,但多加咬铅至残存浮力几乎為零(甚至负浮力--假如你能适应这种钓法的话),使风势对浮标、母线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
  五、标点很远、需要远投,或钓棚超深、杂鱼很多,以及风力甚强、钓棚深度不易维持的场合,还有流水湍急、要搞放流之时,可用自重够、载重量也多的大型丹锥(5B 以上到 1.0、1.5 等製品)来达到顺利垂钓的目的。

  上述原则是不是绝对的、放诸四海皆準的?当然不是!否则就不叫原则了,西方人不是有句谚语吗:原则就是用来违背的!何况海裡的事又藏著太多变数、太多影响因子,如果你以為照那些原则选好丹锥,然后把钓组往海裡一丢,鱼儿就会自动排队上鉤的话,那结果必然会让你大吃一惊的--铁定龟儿排队上鉤!

  所以,瞭解上述原则之后,你还得懂得随机应变,要能密切掌握潮目、暗礁、白沫带等标点的位置与深度,然后根据钓场状况操竿控线,使钓组能够顺利进入狙击地点,并配合有效的诱饵施打技术,才能获致良好成绩。

  至於如何随机应变、如何掌握标点、如何操竿控线、如何搭配诱饵施打技术?看起来好像很难唷!

  放心啦,那些问题真的只是「看起来」很难而已,国父不是规定过吗:知难行易。所以读完下文的入门介绍之后,相信你就也会觉得自己是磯钓高手了。

  KO丹锥基本应用

  丹锥浮标是阿波流浮游磯钓技术的代表器材,而阿波流讲究的是 FUKASE 钓法,所以要谈丹锥应用,就应该先搞清楚 FUKASE 钓法的意义。

  什麼是 FUKASE 钓法?本刊前此已经登载过不少相关论述,此地不拟再多赘言,仅根据日本名人高桥康生(註)、小里哲也、山元八郎等的概念做个总归纳:FUKASE 钓法的基本遂行方式包括六个步骤--一、使用浮标;二、配合诱饵;三、掌握潮流;四、确立钓棚;五、操竿控线;六、作合搏鱼。

  从这六个阶段,看倌应不难瞧出丹锥的重要地位,因為所有步骤都是以之為出发点、以之為操作依据的,只不过為了因应各种不同状况,各家各派发展出许多不同用法而已。

  依日本人的讲法,浮标在钓组中的著装方式可分為固定式、游动式、移动式三种,其中游动式又可分成半游动与全游动,而移动式则多指使用外掛式长桿状浮标的场合,与丹锥有所区别,故此地以固定式、半游动式、全游动式三者来说明KO丹锥的优点与使用要领。

  固定式钓组

  在海水深度不大或鱼量多的时候,以及鱼群容易被诱集到浅钓棚或咬饵较热烈时,浮标往往可以直接安排在母线上某一固定位置,而不必要它上上下下的跑来跑去,这就是所谓的固定式钓组。

  此法通常将浮标设定在距离鉤子四、五噚(不超过十五尺)的范围之内,為什麼?因為浮标在母线上的位置是固定的,假如钓棚设定太深的话(比如说接近十八尺),那麼当收钓组上来换饵或搏鱼完毕準备下捞网时,浮标必须收得很接近竿尖丝道环,你才抓得到鉤子或捞网才捞得到鱼,这将產生极易挤断竿节的危险;而且,丹锥浮标是整个钓组上重量最重、体积最大的部位,如果它高高的顶在竿尖附近,势必会使拋投工作变得相当困难。

  但也由於浮标位置是固定的,母线一动它就跟著动,因此大家都认為「应该」鱼一咬饵就会有所反应,故鱼讯表达最為敏感、直接。可是真的如此单纯吗?还是说那也需要看钓者的技术差异而定?

  答案当然是后者。不过假如使用KO丹锥的话,你将发现那种区别钓果优劣的技术差异,很容易被器材特性弥补过来。

  如何弥补?重点就在KO丹锥「容易製造打斜效果」&「下沉时几乎没有涡流阻力」。

  我想打斜效果就不用再多说了吧?上一期已经讲得够明白了,倒是下沉时涡流阻力较小这档子事儿可以多聊聊;只不过……这次要讲的重点不在鱼隻拖沉浮标,而是「水流拖沉浮标」!

  FUKASE 钓法有个相当重要的技术基础,就是掌握「吸引钓组的水流」,这类水流多出现於以下两种情况:一是浪花洗上岸际岩石后返冲入海,会造成一股猛往深处捲的水流;另一个是潮流运动途中遭暗礁挡路而必须绕行过去之时,会形成一股快速捲到暗礁背后的水流.

  这两种水流跟一般推送浮标的潮水不同,盖潮水通常使钓组以较平稳的速度移动,浮标可始终保持在水的表面;会吸引钓组的水流却能以很大力量突然拉动钓组,使之迅速往深处或往暗礁背后前进,此时浮标将会随著钓组一起被拉过去,根本无法维持稳定浮在海面。

  為什麼掌握这种水流很重要?试想你若是一尾聪明的大黑毛,正想找顿免费的午餐吃,你会到哪裡去「开饭」?用膝盖头想也知道,当然是食物往哪裡漂,哪裡就是你的餐厅,对不对!

  现在再想想,假如你是一棵刚被波浪冲刷下来的海藻,或者是一坨随波逐流的有机物(譬如一些混在诱饵粉裡的南极虾),你会怎麼漂流?当然是水流怎麼捲,你就怎麼漂了,对不对!

  所以啦!只要水下有鱼,而你又能让饵很自然被吸下去(或吸过去)的话,那些好货色就非常有机会把钓饵当成大餐一口吞入;在这种情况下,看不看得到浮标显然已不重要(反正它也被吸到水裡去了,想看也很难!),鱼隻多半都会直接「吃到手上」来,你有时连扬竿作合都不必,只要负责搏鱼就好了。

  现在你学到一个总是被高手暗崁起来的撇步囉!不过如果高手用的是一般丹锥,那你不但能向他学习,还可以进一步打败他,因為KO丹锥「容易製造打斜效果」&「下沉时几乎没有涡流阻力」的特性,显然远比一般丹锥更能抓住这类水流,让钓饵自然捲入狙击大物的「餐厅」。

  半游动式钓法

  当钓棚超过一根竿子深,或风浪使得钓棚难以维持固定,抑或者需要在某个范围内适度晃饵时,就会用到半游动式钓组了。

  但开始讨论KO丹锥在此钓法中的应用之前,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件事:日本人通常把游动式钓组的攻击范围设定在三噚到五、六噚(约五公尺到九、十公尺)之间,超过这个深度就得要用移动式钓组。為什麼如此划分?还有,為什麼移动式钓组绝大多数採用高载重的外掛式长桿状浮标?

  其实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,因為当钓组下沉时,如果深度越大,丹锥浮标在母线上滑动的距离就越长,摩擦力所造成的阻滞现象就越明显,此时万一钓场上又有潮流的影响,则恐怕经常会钓组漂离了标点,丹锥都还没就定位吧!然外掛式浮标只凭一个小环(通常是用一个外加的太空豆)跟母线连接,就算深度极大,摩擦力的影响也还算很小,再配合上它自身拥有的较大浮力(相对而言即载重量大),更能够让钓组迅速潜入深处,而浮标自己则会快速「往上」爬到母线的上挡豆位置。

  现在回头讨论游动式钓组中半游动与全游动用法的差别。有些人误以為这两者的分野亦是在於垂钓深度上面,其实这是个想当然尔的、不经过大脑的「标準错误」!全游动与半游动通常是用在完全相同钓棚深度范围的,但却有完全不同的操作观念,应付的是完全不同的状况,因此它们的主要差异乃是在於用途而非深度。

  举例来说好了,假如你出钓当天颇有风浪,所选的钓场平均深度约相当於一倍半竿长(二十七尺,亦即约九公尺),而鱼群泳层虽深(意思是无法使用固定式钓组)却变化不大、吃饵也还算爽快的话,半游动式钓组就是个蛮好的选择。可是当风浪甚平、鱼隻活动深度不易掌握,而且吃饵也相当龟毛之时,即使钓场平均深度同样相当於一倍半竿长,你也该试试用全游动钓组来下竿。

  看出差异了吗?重点就在全游动式钓组的阻力较小、搜索范围较大,但受风浪影响较明显,操作不熟练时也比较容易掛底;反之,半游动钓组受风浪影响较小(必要时甚至可以加超量咬铅使之成為沉式钓法),比较不易掛底(除非上挡豆位置有误),但鱼隻吃饵时的阻力较大,钓组搜索范围较受限制。

  那麼在半游动钓组之中,KO丹锥有何操控要领?我认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:

  一、当投入钓组时,应让浮标落在潮流的上游处,子线、鉤子落在下游,然后适度放线让钓组下沉、让浮标就定位(即爬到上挡豆位置)。

  二、在放线过程中,要注意配合潮水流速,随时保持钓饵走在最前面、浮标漂在最后方。

  三、另一个放线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,是要考虑钓组上外加的重量(如咬铅、转环等等)会不会下沉太快,导致出现钓饵反而漂在上面的情况;若会这样,就应适时稍微提竿带住母线,抑制咬铅下降的速度,以等待鉤子和钓饵先行沉下去,如此才能拉直并适度打斜子线。

  四、当浮标就定位、钓组沉到预定钓棚深度之后,就可开始视需要进行「适度拉起钓组再放回」的操竿手法了。这动作既有晃饵诱鱼效果,又可在固定范围(相当於上下挡豆的间距)内搜索鱼踪,但操作时需注意拉起钓组的动作要够轻柔,避免造成钓饵突然的抽动,鬆线放回钓组时也要提竿带住母线慢慢放,免得又发生钓饵漂在上面的情况。

  前述手法被日本人称為「N字操竿法」,是玩丹锥最重要的基本技术。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