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与“掐鱼”比赛,已经有些日子了,常言道:三人行,必有我师,更何况是与大师们在一起呢?长时间的耳濡目染,自然是会有些收获的。正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最近,我就“被迫”的收获了“浮漂的剩余浮力”这个概念。

  在钓鱼问题上,我是比较随心所欲的,从没刻意地追求“科技进步”,所以技术提高得很是缓慢。主要是很少积极主动的向大师们请教,有时候想起来,还真浪费了这大好的机缘―――不是谁都有机会跟大师们这么长时间的、近距离的接触的。

  不过,我不主动问,大师们还是没放弃主动的教。比如说,大家都上鱼,就我的没有吃口,大师们就会忍不住说:“把你的饵给我看看”、或“把你的竿给我看看”等等。然后就告诉你,饵怎么样怎么样,或钓组该怎么样怎么样等等。

  有一次频频跑鱼,大师把我的钓组看了看说:你把漂重新调一下,调五目,钓七目。

  于是我就调五目钓七目,漂的动作居然就清晰了,只要一有动作提竿就中鱼。从那以后就依样画葫芦的调五钓七了。

  调漂是个很费神的活,有时候调到四了,一剪刀下去,就到了六、甚至到七了。只好换一块铅皮,从头再来(大师说了,剪过头后,最好不用加铅的方法弥补,因为加了碎铅后会破坏平衡)。有一次,换了两次铅皮,还是调过了五,换第三块铅皮调到三时就想:不就是调五钓七吗?那我调三钓五不就结了?七减五等于二,五减三也等于二。

  没想到调三钓五也一样的中鱼。于是打那以后,调到三就钓五,调到四就钓六,照样上鱼,还省事了。不过还是尽量往五靠,大部分时间还是调五钓七。而心里却一直纳闷:大师为什么非要我调五钓七不可呢?

  但由于懒,一直没问。

  前几天一个不小心,“被迫”偷听了大师和另一哥们的对话,那哥们大概干了跟我同样的事。

  只听大师说:你看你调的漂,三目不到….

  哥们:我调二钓四不也是两目吗?(听到这,我乐了――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!)

  大师:怎么能一样呢?漂的剩余浮力不同,灵敏度就不同(剩余浮力?我晕!)。

  大师:你调二钓四,漂的剩余浮力为两目,调五钓七,剩余浮力是五目。剩余浮力越小,灵敏度就越高,但选择性就降低了,就会出现很多假的漂相。

  乖乖,原来调五钓七还真有理论基础的支持。“剩余浮力越小,灵敏度就越高”,这不是阿基米德浮力定理与牛顿惯性定理的有机结合吗?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想到,大学几年真是白读了。

  原来调五钓七就是亘古不变的法宝,从此,我真得乖乖的调五钓七了,我想。

  可是“我想”还没“想”完,却听到大师的另一句话:当然,不一定非得调五钓七,还得根据鱼口变化情况,随时进行调整,有时候需调灵钓钝,而有时候要调钝钓灵......(我彻底懵了…..)

  不过,我也恍恍忽忽的明白了,为什么常常钓的鱼还没大师的一半多---调漂、开饵、抛竿、摘鱼……哪一项不是挡在我和大师之间的距离?

  
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