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玩河内鲫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;钓这种鱼就好比站在岩石上钓黑毛。而钓福寿鱼则如同站在防波堤上钓白带鱼一样,两者虽然都要用到浮标,但意境、技术层次、乃至于文化水平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

  钓友们都知晓,钓河内鲫门道超多,什么底钓啦、深宙钓啦、浅宙钓啦、段差钓法啦等等,光解释名词就能累翻人,何况在不同季节、不同水域环境、不同天候状况下,各种用饵技术、仕挂组合、钓竿规格、下竿观念都大有不同,不像福寿鱼般单纯肤浅,饵料就那么几味而已,钓组更几乎全部都采双钩附底,甚至连竿子、浮标也鲜有变化,真的是难以相提并论。

  那么钓河内鲫的进阶功夫有哪些?

  首先你必须知道,河内鲫就是一般钓友俗称的**鲫仔,体型较大而侧扁、肩部较高、色泽较白,食性比较专一(偏向植物性),目前在我国的自然水域中极少野生个体,所以通常均是在付费的池塘中垂钓。

  我们想要在此提出来讨论的,是一些垂钓观念问题,并由这些观念导引出若干实战中非常有用的技术。

  钓乌  的人常把钩到鱼身视为浮标调教精准的证明,但钓日鲫时要尾尾正吃才算好功夫,“巴”到鱼体实是“低路”;钓福寿仔的人喜欢拿“双弓”中鱼来自诩技艺超群,然而在钓河内鲫时,一竿中两尾其实表示用饵观念不佳、手脚太慢、鱼讯掌握不确实,得要每次都刚好拉起一尾才可贵。这类观念是不是与其它池钓活动大不相同?

  其实那都是有道理的,因为河内鲫相当娇贵,鱼体多受伤几次就会挂了,且从文明与文化层次来看,一个有水准的钓者更不应该以摧残鱼体为乐,所以钩到鱼身其实应引以为耻;还有,钓日鲫时上钩之饵通常是用来诱集鱼群的,下钩饵才是钓鱼用者,故鱼儿咬中上钩一点也不值得高兴,反而需要赶快检讨自己哪里做得不对!

  那这些观念对下竿有什么帮助呢?举几个例子来说明:

  有一种“超浅宙钓法”,其钓棚深度可能短到不足一尺,须使用类似钓溪哥的短小浮标,子线也只有十余公分,才能顺利下竿;这钓法多出现于鱼群大量集中、浮游于水的表层之时。这种情况极易钩伤鱼体,所以有鱼讯时不可急着扬竿,应等它把钓组横拉出鱼群聚集范围才作合搏鱼,以免惊散群鱼或伤到其它个体。

  宙钓时,若发现杂鱼讯多又频频扬空竿或老是上钩中鱼,就多半是饵料比重与化散速度不符需导致。此时可适度改变饵粉的种类,例如原本饵若太轻、太松散,就改用稍重一些、化散范围较小、下沉较快的种类,让那些群聚上层水域吸食饵层的鱼儿跟下去追食,如此鱼讯就会明确多了。

  又如底钓时,如果发觉鱼讯很龟毛、很不爽快,或者是浮标空有大动作,却很难作合中鱼的话,可以试着稍微缩短钓棚,让钓饵变成离底一、二十公分的状态,看看情况有没有改善。甚至在某些场合中,试着使用全泳层钓法;也就是利用饵的化散能力在钓组下沉途中就诱鱼来咬;也能有增加鱼获的奇效。

  由这里来思考浮标的选用方式,我们就必须先知道:当不考虑标脚长度与质料(纤维棒或木质),以及TOP的长短和形态(空心或实心)时,BODY上方大、下方小者因浮力中心高,故站立较慢,但下沉后上浮的动态较显着,因此鱼讯表现比较“脆”;反之,BODY上方细、下方粗大者浮力中心较低,能够快速直立、进入备战状态,且受力下拉时其阻力较小,故可为全泳层钓法的利器,但也因为浮力中心低,导致上浮的动态不明显,所以钓者掌握鱼讯会比较困难。

  而标脚和TOP的长度也能影响浮标站立速度,这主要是因水的粘滞力使然,TOP或标脚越长,粘滞力的影响越大,站立速度也就越慢了。

  有个会令大多数人跌破眼镜的观念,是调校浮标时并非残存浮力越小越好,反而应尽量保留够大的残存浮力去反应水下变化!这一点虽然匪夷所思,却是根据河内鲫吃饵习性发展而来的金科玉律。钓友请在稍后读到鱼讯特征时,再回想看看这一段有没有道理。

  那所谓的水下变化包括哪些?那就是:饵料化散程度、鱼的吹吸动作与吞饵后浮标的回复力三大项。

  饵料化散越多浮标应相对上浮越多,而日鲫的吹吸动作会造成钩饵轻微的抖动、升降,这两点都需要残存浮力来彰显其动态,故应无需多做解释。比较不容易理解的是“含饵后浮标的回复力”:日鲫在就饵的最后阶段,是以一股吸力将钩饵吞入口腔的,这动作会使浮标出现一段快速下沉,假如残存浮力够大,浮标会在饵入口后及时停顿,甚至稍微回升一下。但若浮力不够,这停顿现象就会变得模糊,使扬竿时机不易掌握。

  因此根据上述概念发展出一个甚至调校方式:空钩时调整到浮标TOP有两格色目沉在水下(这位置称为‘落饵点’),挂饵后剩下四、五目露出水面。

  为什么为留两格色目在水下?既然想有够大的残存浮力,何不干脆就调成「空钩平水」!也就是未挂饵时浮标的TOP完全浮于水上?

  这一点又跟日鲫的吃饵习性相关了,因为它吞饵时不见得都是在钩子下方的,有时鱼的位置比钓饵还高,于是会变成鱼头朝下、往上吸食,这就将使浮标不下沉反而往上浮起了。假如浮标调到空钩平水,庞大的BODY势必无法明显呈现此种上浮动态,故需要保留若干色目做为指引。

  另外,所谓「挂饵后剩下四、五目露出水面」是一个概略的用法,每个人可以依自己喜好加以增减,但也需考虑饵的比重(重量)、浮标整体浮力、钓棚深度、风力大小,以及是采双钩附底或单钩触底抑或是双钩离底的钓法,因为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浮标的残存浮力与鱼讯判读。

  典型的日鲫鱼讯是先有连续轻微抖动,间杂着一两次较大的震动,于此同时浮标会慢慢升高:这段动态表示鱼只正在钩子附近吸食化散的饵层,偶尔还会“吹一吹”钩子,让饵散更多下来,因此钩子上的载重渐减而使浮标上浮。

  在浮标连续抖动、缓慢上升到「落饵点」接近水面时,往往会出现一个短脆而快速的下沉,这就是扬竿作合时机了,因为此时钩上饵团已化散得体积很小了,河内鲫感觉可以一口吞下,所以会用较大的力量吸入钩饵,使浮标产生明确下顿鱼讯。

  不过“典型的鱼讯”并不是必然发生的鱼讯,有些时候浮标也会出现它种动态:例如没有连续小抖动就直接整支没入水下;还没定位(浮标尚在站立过程中)就开始下顿;或不但不下沉反而一直往上升,以及整支浮标被顶起来(甚至躺在水面)的情况,也都是钓河内鲫时会出现的鱼讯。(这些鱼讯其实都有特别意义,各自代表着钓法上的一些现象或问题,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。)

  另外在大小方面,以宙钓法而言,通常上钩的饵是用来集鱼的,下钩才是真正钓鱼用者,故对此地休闲池最常见的半斤到十两级鱼体来说,上方钩子可用稍大尺寸,例如角钩五或六号都可以,下钩则需选稍小而轻的钩子才容易进入鱼嘴,故使用三或四号角钩即可。

  采用底钓法时,基本上两钩可同样大小,因此都采用三或四号角钩无妨,可是万一你碰到的是深场、鱼少的池子,因为需要较多的诱饵来集鱼,所以钩子须相应放大,例如上钩八号、下钩六号,而饵团大小甚至可搓到拇指那么大。

  当掌握到确切鱼讯之后,因为日鲫钓组十分纤细轻巧,扬竿动作太大、抬手速度太快的话,很容易把钓组拉飞上半天高,然后再纠结成一团让你拆到哭不出来。故理想的作法是手掌向下握竿,食指伸出压在竿柄上,作合时只以手腕轻轻一挑即可。这种方式手部不用出什么大力量,且因有食指在上方压抑,可避免钓福寿鱼那种手掌朝上握竿法所会发生的用力过猛现象。

  再来谈到搏鱼过程。您有没有看过那种扬竿后鱼儿直接浮头、嘴巴开开、完全不挣扎、乖乖往钓者处漂过来的景象?那可不是鱼有病或钓手会施魔法,而是他已充分掌握扬竿时机力道与日鲫的脾气,能在作合的同时就把鱼拉浮头,并趁它还没意识到出了什么事情、来不及挣扎反应的时候就下抄网搞定一切!

  一般初学者大概不太容易做到这一点,因此需要勤练8字搏鱼法,及时把乱窜的鱼调头,并将之拘束在面前水域内,迅速使它疲累、就范。切忌让鱼一直往外冲,拉得竿子、线组都变成一直线,那可就要面临断线或扯脱节的窘境了!

  
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