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结合部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:锅状水底,浅则少鱼,深又不达,竿长莫及,只能钓不深不浅;就一支浮标,鱼情复杂,信号不规范,调灵了不行,钓钝了也不行,只能钓不灵不钝;窝子里有鱼是肯定的,但不咬钩,远处有鱼不知道何时进窝,钓这种鱼就是窝里窝外,钓饵区边缘;雾化诱鱼,可是上有白鲦下有小鱼,钓鲢鳙就是半水,钓不上不下;鱼情难测,有吃腥的,有贪香的,哪一种饵都有偏颇,所以有腥香型鱼饵,合二为一也是结合。

  钓鱼过程中的结合比比皆是,但如何结合是既有一定之规,又不能死守着规矩不变。大凡钓得好的人都是在结合部上有所领悟才获得成功的。

  一、长短结合,参悟闹中取静。

  比赛对竿长的限制非常严格,规定5.4米以下,很少有人用4.5米和3.6米,用足竿长的原因很简单:边上闹,鱼趋静,都在中间。可是钓罗非鱼、钓混合鱼就有了变数。秋末,早晚凉、午间热,阳光充足,日温差9~12℃,浅水区升温快,罗非鱼的趋温特点决定了它入浅,所以在5.4米竿咬钩趋少的时候,换3.6米竿钓近、钓边、钓浅,会钓得不亦乐乎。

  “线长不得超过竿长30厘米”是通用规则,一般来说钓手都会用足30厘米,但首场结束,鱼倒回去了,情况就变了。此时,聪明的钓手会从鱼情的变化上得到两种启示:

  一是鱼在原钓点前方,抛钩到不了的位置,谁手臂长、身探得出,谁就占先,尽管只抛远了20厘米,却多了1/4的咬钩机会。所以精明的钓手得到第二轮的抽签结果后,会打听前一轮在这个钓位上的钓手是高还是矮,以及用没用足钓线。你短我长,你近我远。

  二是放回去的鱼狂躁乱窜,对其它鱼产生影响,而不受影响的就是池塘两头,即所谓大边,此时无须钓远,前一位钓手如何钓的就如何钓,远屈从于静。

  钓混合鱼的比赛另有一种情况,就是竿长不设下限。如果钓手机灵一点,在全场用足竿长和线长而鲤鱼极少咬钩的时候,不妨换短竿,钓近,闹中取静。还有,鲢鱼怕闹。当无数的钓钩和钓饵都砸在同一位置,用5.4米竿已钓不了几个鲤鱼和鲫鱼的时候,只要水的深度合适,用3.6米就近钓鲢是一着稳招,甚至鲤鱼也可以这样钓。人闹、钩闹、鱼闹,不闹的地方藏着胜机。

  二、诱钓结合,看准了就简单。

  竞技击底用25~30厘米的长子线,是为了探测鱼的泳层变化;打浮用10~15厘米的子线,是要排除不实鱼讯干扰。野钓鱼情不同,密度低,底层鱼浮不高,上层又是小鱼,所以子线不长不短,20厘米左右。

  竞技用雾化饵,重视味型,还强调味感刺激,是因为钓时有限,不这样就不能把鱼引来。野钓鱼情复杂,对象鱼模糊,而且时间长,不争朝夕,把握的是机会。显然,前者的诱钓兼顾与后者是不同的,前者强调连续性,后者是阶段性。

  诱和钓哪个重要?

  有人问王永贵:“大丰收”适合钓大鱼,我用它钓鲫鱼行不行?王说:打个比方,吃米饭和吃馒头是不同的习惯。但3天没吃东西了,你还会坚持吃什么吗?鱼也一样,食物充足的时候,它会选择;食物少了就不挑剔了。我要告诉你的是,“大丰收”适合钓生口鱼。

  王永贵的这个解释很浅显,但可以看出的是,诱钓合一的商品饵同样有诱和钓的区别。什么情况下主诱,什么情况下主钓,虽然钓饵还是那个钓饵,判断准了,鱼就钓顺了。

  下面是刘林指导下的一个钓例:

  2006年11月12日,杭州“红健杯”钓鱼比赛。一钓手连续抛钩45分钟无鱼,刘林说,逮死口,饵搓大一点,浮标往上推2目。钓手是雾化软饵,调4钓1,可是小动作太多,却进不了口。经刘林指点,调整后有一个加速,提竿中鱼了,可是这偶然一口又让他回到了原先的调4钓1,结果到终了就是那一尾鱼。赛后刘林对这位钓手说,到第3场了,不诱鱼也有鱼了,只有搓大饵、钓迟钝才有真实鱼讯。

  三、搓拉结合,高手也有臭招

  有人说钓鱼是三分钓技七分钓饵。如果只看钓饵的味、色、觉而忽视它的形状,那就错了,因为鱼最终接受的是能引起它摄食反应的东西。所以有搓拉结合,因为鱼接受一种状态而警觉另一种状态。

  然而,一拉成名的钓手在钓混合鱼时总是少了点运气,而习惯了搓饵调4钓2的人又拿小鱼没辙。不过大师们很坦然,如李维新就承认“钓小鱼,我不行。”吉彦军也不掩饰钓混合鱼的臭招。所以不难理解,除了一两位大师能顺应时代,在钓快鱼和钓慢鱼的比赛中继续领跑外,许多大师的“退出”是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。

  过去有个说法,调4钓2,搓饵钓底是基本功,现在多了一项,拉饵也是基本功。虽然有人说,搓和拉是两种不同的流派,因为搓饵和拉饵都可以钓底打浮。但近两年涌现的一批年轻钓手却不这么认为。例如蔡建、陈建建、何海滨、冉冀元都是两手都要硬的实践者和成功者。冉冀元说,拉饵和搓饵不仅是饵重和形状的调整,它涉及钓组运动、线组摆幅在浮标的反应也不同,如果单纯从钓饵上去认识,那么拉丝粉的作用就很有限了。事实是拉丝粉的长短影响鱼饵状态,也影响鱼的吃口,另外如信号夸张却钓不上鱼也不全是浮标原因。对于模棱两可、搞不清真假的动作,冉冀元的处理方法是:

  1. 用一竿搓一竿拉比较饵重引起的钓组变化在浮标有哪些不同的反应;

  2. 比较连续拉饵和连续搓饵在浮标有哪些是相同的反应,以此断定鱼的吃口;

  3. 搓拉大饵和搓拉小饵在浮标动作上有哪些区别,从个人习惯和视力上寻找吻合之处。

  钓技,说白了就是通过适当的渔具、钓组让钓饵被鱼接受,并顺顺当当地吸到嘴里去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高手臭招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即利用了钓饵的可塑性而忽视了支持钓组的能力。

  
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