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轮在大海上航行。白天,游客都在甲板上看海景,夜晚,游客们都去船舱休息。现在问:客轮在白天加装一吨货物和晚上加装一吨货物的吃水深度不同吗?

  《》杂志上关于空心、实心标尖的讨论,实际上与上面的问题相同。我们把客轮的甲板看成浮标的标尖,白天游客去甲板时,标尖成了实心的,夜晚游客休息时,标尖成了空心的,不管白天和夜晚,加一吨货物时,客轮的吃水量应该是相同的。

  河南的王现峰做了个测试,证明调4目确定后再调平水,空心标尖比实心标尖吃铅量多,这个测试结论是错误的,我没在现场看过王做测试,不知他的问题出在哪儿。为了慎重起见,我又把王的测试做了两次,测试证明,空心、实心标尖的吃铅量相同。

  我的测试是这样做的:选一支浮标,一段空心标尖,让空心标尖刚好能套在浮标的标尖上。1、将空心标尖套到浮标上,在浮标脚上加减铅皮,调标后浮标露出空心标尖4目。再在标脚上加一合适的铅皮,使空心标尖与水面齐平,取下这截铅皮备用。2、将空心标尖取下,在里面塞一段铅丝,把有铅丝的空心标尖再套到浮标尖上,调浮标让空心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4目,将备用的铅皮加在标脚上,浮标入水后空心标尖刚好与水面齐平。我的测试证明,不管标尖空心实心,只要标尖的体积不变,标尖入水同样目数的吃铅量是相同的。

  我们知道,一个物体入水后,一般有两个力在相互作用:一个是物体自身的重力,一个是水对物体的浮力,重力向下,浮力向上,方向相反。在重力与浮力相等的情况下,物体会悬浮在水中,既不上浮,也不下沉,在重力大于浮力的时候,物体就会沉落水底,在重力小于浮力的时候,物体就会向水面上浮。

  几年前,《中国》在讨论钓组的时候,河北的何书云曾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:重浮力差,我认为,何提出的这样概念既通俗易懂,简单明了,又非常准确,在分析上述情况时,我们可以这样说:物体入水后,如果重浮力差大于零,物体就会下沉,如果重浮力差小于零,物体就会上浮,如果重浮力差等于零,物体就会悬浮。

  在重浮力差大于零的时候,其重力是指全部物体的重力,这个力一部分与水的浮力平衡,一部分与水底的支撑力平衡。

  在重浮力差小于零的时候,其重力也是指全部物体的重力,这个力在物体露出水面后,与物体的一部分排开的水的浮力平衡。

  在重浮力差等于零的时候,其重力也是指全部物体的重力,这个力与物体排开水的浮力平衡。

  认为空心标尖下沉4目比实心标尖下沉4目用铅多的说法,是把标尖的重力排除在整个浮标重力之外的结果。这种看法与说游轮白天加货吃水深的说法相同,也与扛着口袋骑驴的人的看法没什么两样。

  测试中,浮标入水后,不管标尖露出水面几目,都是浮标、铅皮的重力与浮标、铅皮排开水产生浮力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如果再增减铅皮,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变化只与标尖排开水产生的浮力有关,与标尖的重力无关。

  调标初期,在其它情况相同的前提下,因为标尖的密度不同,同是标尖露出水面4目,空心标尖用的铅皮多,实心标尖用的铅皮少。这是因为空心标尖浮标的总体重力小,需多加铅皮与浮力平衡,平衡实现的,如果要再改变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,须增加或减少标脚铅皮,增加或减少铅皮的重浮力差,只与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改变引起的浮力变化有关,与标尖的密度无关。

  我认为,标尖的粗细,标体的大小,浮标的造型是影响浮标的的三个主要因素,而浮标的材质、密度及做工等则与浮标的关系不大。

  浮标与钓组的不是一个概念,如果调标不当、钓组用了高的浮标同样会反应迟钝。

  正因如此,王文中说的因空心标的配铅多钓组就迟钝的说法也有问题,以前还有人说配铅多惯性大钓组就灵敏,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认识钓组的本质。

  另外,王文中关于秤的举例也经不起推敲。同一杆秤,其应该是始终相同的,不管是先称了50克还是1000克,再加100克称后秤杆的显示也应该是相同的,即使是两杆秤,称重时的显示有变与秤的有关,而与称了多少克物体没有关系。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