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,是垂钓的工具之一,它是我们眼睛的延伸,认识它的原理是很有益处的。
当前调漂主要有二大理论。其一是由原来台钓传播时的基础理论,调四钓二引申出来的调目方法。它认为,钩饵的重量以浮标承担的越多则越灵敏,由池底承担的越多越迟钝。而要由浮标来承担尽可能多的重量,就需要有足够的“剩余浮力”,也就是说要调高目。因此,此理论认为调高目为灵敏,调低为迟钝。

第二种理论是以程宁、何蔚蓝老师为代表的,是以使钓组发生相对位移需要力的大小,来说明调目的灵敏与迟钝。它认为,调的目数越少、越低,其“剩余浮力”则越少,所以作用于它使之移动的力就越小。于是得出调目越低越灵敏,越高越迟钝。

其实就本人多年的经验来看,此二种观点都有合理性,也有其缺陷,可以说的片面的一面。个人认为将二者以适当的方式结合起来,谁适合当时的鱼情、钓情就用谁。粗浅看法是,第一种理论适合钓口实,而第二种适合钓猾口鱼。我们在平时垂钓时,可以不管谁的道理对,而可以以你自己想要的钓组状态来调漂。如果把双钩状态分为三大类的话,就是:一、双钩悬浮,二、上钩悬浮,下钩触底,三、双钩触底。我们以常用的底钓来看,本人认为在精养类池子,双钩状态以第二种为好。而在休闲钓,在自然水域中垂钓时,我们用的最多也是最适合的状态是第三种。休闲钓的迟钝状态是鱼决定的,因为处在自然界的垂钓对象鱼(鲤、鲫等),并不喜欢离底索食,其警戒性和自然钓需要抗风浪能力,决定了第三种状态是最合适的,是用的最多的。其对调漂而言就不需要过于精确考究了。因此我们要说的主要是精养池内竞技钓,或类似竞技钓的调漂事项。

我们说上钩悬浮,下钩触底是竞技钓的常用状态。但同样是此状态,其区别还是巨大的。它存在着上迟钝与下迟钝这二种主要问题。一般说来调高目钓低目,使浮标对钓组的牵引力大,则易形成上迟钝状态。而调低钓高,使浮标对钓组的牵引力小,让下钩饵的重量被池底承担的多,则为下迟钝状态。正因为有了这二种状态,才使我们用漂调漂需要考究,才使我们的垂钓变得有声有色,富有探讨的余地。合理地利用这二种状态将大大地提高我们的钓技。
下迟钝是因为浮标对线组的牵引力不够,缺点如有钩饵易陷淤泥,或池底承力过多使鱼吸食困难等,同时也常常因为水流等而下沉出现假动作,但它也有优点如对付滑鱼或杂鱼等。上迟钝则为浮标牵引力过大,往往鱼嘴拉力不足,使标只能颤动而没大动作,但它又是对付烂底的高招。(当然浮标还有双灵敏双迟钝的状态,但牵涉到钓组是其他状态,且各人认识又不相同,故此不在赘述。)所以说浮标的各种特性都能为人所避,也能为人所用。其牵引力的大小主要是靠调目或换标来调整,避开调目不谈怎么行得通呢?而且调标的方式很多,同样是假动作,你可以加铅使之迟钝,这是最常用的。但你也可以减铅利用上迟钝去对付,使浮标少受水流等影响。所以说用标的学问真的很深,你可以不去细究而只图玩得痛快,但不能以错误的理论来误导钓友。


川岛钓鱼网 鱼饵添加剂 保留一些权利.